查看原文
其他

[学术快讯]301医院神经外科完成国际首例混合现实配准多模态导航下神经外科手术

神外前沿编辑整理 神外前沿 2019-07-03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c067385o6vd&width=500&height=375&auto=0

视频请点击上方查看

神外前沿编者按混合现实技术终于在神经外科手术中开花结果,并在世界范围内由中国神经外科专家最先应用到了临床。在这次全球范围内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科技竞赛大潮中,中国神经外科终于在混合现实技术的领域中实现了弯道超车的多年夙愿,一跃从跟跑并跑跨越到领跑的位置。在此,为中国的创新精神点赞,为中国神经外科在科研与临床领域的锐意进取点赞。

神外前沿讯,2018531日,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外科余新光陈凌教授团队,完成了一台将混合现实(Mixed Reality, MR)多模态手术导航系统应用于神经外科术前定位的脑膜瘤切除术。据文献及网络检索,此项技术当属国际首例


患者资料

患者,女,50岁,因头痛1个月入院,诊断为右额脑膜瘤,为更好验证设备精准度,未选择较大病灶的病例。

技术应用经过

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外科团队于术前将患者MRI、CT等二维影像资料高清重建,构建患者个体化全息三维多模态解剖影像,混合叠加到患者头部及现实手术环境,实现数字化匹配,并同时应用德国博医来(Brainlab)导航系统进行同步对照验证,结果显示混合现实多模态导航系统与其达100%匹配。


本导航系统,既能实现患者头部原位叠加透明三维显示,又能将三维图像任意拉动置放于头部一侧,并行并同步引导显示导航注册器械在实体中的追踪位置,真正实现了MR精确配准定位多模态导航系统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个体化应用,完成了MR多模态实时导航系统下的神经外科手术。

临床价值

神经外科手术中对病变精确的定位及显露程度至关重要。本次余新光、陈凌教授手术组通过混合现实交互技术与手术导航定位技术相融合,实现患者全息影像和手术现实的精准匹配与实时互动,改变了目前神经外科中虚拟现实、混合现实技术只停留在术前教学、虚拟模拟的现状,成功完成了首例混合现实技术导航辅助神经外科肿瘤切除术,使其走向临床实际应用,并将进一步推动神经外科混合现实多模态手术导航系统的应用转化和上市推广。

应用MR多模态导航系统进行病变定位和个体化切口和骨瓣设计,并在术前及术中对术区及周围重要结构进行跟踪显示,适应了神经外科复杂手术的要求,給予术者及学习者完整的立体解剖概念,是神经系统多模态导航的发展方向。MR导航系统可放大调整全息界面,将重要的信息旋转、渲染、调节亮度与对比度,从而直观全面呈现病变及周围解剖关系,将患者影像数据、手术方案、同步验证等因素同时精准配准融合并呈现在手术空间和/或手术旁空间,实时跟踪手术器械及操作位置,开创了神经外科导航的新时代。

学术传播

目前,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外科与北京维卓致远医疗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密切合作,参加编写了国际上首部《医学混合现实》著作(2018年5月正式出版),其中介绍了混合现实技术在神经外科的应用现状和前景。同时,余新光、陈凌教授团队成为新成立的中国云体系产业创新联盟医学人工智能专家委员会核心成员

主要研究者简介


余新光,教授,我国著名神经外科专家,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外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学术任职包括全军神经外科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神经肿瘤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国医师协会脑胶质瘤分会副会长、中央军委保健委员会委员、《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副总编、《Chinese Neurosurgical Journal》编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华医学科技奖评审专家等。主持军队重大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10余项课题,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核心论文100余篇,SCI论文30余篇(多篇在专业顶级刊物Neurosurgery, Spine等)。曾获得第五界中国医师奖,第十七届美国赛克勒中国医师奖、第八届吴-杨奖,2012年度王忠诚神经外科医师学术成就奖,2014年被中央军委评为全军保健工作先进个人。


陈凌,医学博士,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曾任亚洲神经外科医师协会(ACNS)副主席、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WFNS)神经外科技术委员会委员。担任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神经外科学基础与临床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肿瘤防治规范化培训工作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抗癌协会神经肿瘤专业委员会第三届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脑胶质瘤专业委员会第一届药物与生物专业委员会(学组)副主任委员等学术职务。承担多项国家级、省部级临床及应用基础研究科研项目(共计30余项)。担任国家十二五支撑计划项目“基于分子病理学的脑胶质瘤个性化及综合治疗研究”首席专家、项目负责人。在国际国内期刊上发表文章85篇。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医院协会医院科技创新奖(三等奖)、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各1项。 


余新光 陈凌教授团队主要成员如下:

左起:孙国臣副主任医师、刘嘉霖主治医师、赵振宇主治医师


左起:惠瑞副主任医师、李云利主管技师、张治中技师


《学术前沿》往期报道:

[学术前沿] 人工智能预测脑胶质瘤相关癫痫发生 天坛医院与中科院合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学术前沿]重度强迫症手术治疗的神经环路机制何在  瑞金医院孙伯民团队联合中科院神经所研究揭示


[学术前沿]脑胶质瘤诊疗关键技术创新与推广应用介绍-江涛尤永平王伟民等 | 2017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学术前沿]下丘脑错构瘤治疗新突破  SEEG微创毁损疗效优于手术 宣武医院赵国光单永治团队在国际上首发相关研究成果


[学术前沿第9期]天然蚕丝蛋白“变身”颅骨固定系统 华山医院毛颖团队与上海微系统所陶虎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在国际期刊发表


[学术前沿第8期]术前如何预测功能障碍发生几率  天坛医院江涛团队首次发现胶质瘤与脑功能区定量位置关系 <6mm是高风险因素


[学术前沿第7期]人脑岛叶“兼顾”感觉与情绪功能 清华大学王小勤团队发布论文首次揭示


[学术前沿第6期]左耳与右耳"不一样“  301医院余新光团队在"Neuroscience“发文揭示大脑处理听觉信息偏侧化特征


[学术前沿第5期] 脑功能保护要从"区域"升级到"网络"  解放军总医院余新光团队脑连接组学研究将为脑肿瘤脑外伤癫痫等提供新视角


[学术前沿第4期]卒中和TIA复发风险预测又有了新指标 天坛医院潘岳松 王伊龙 王拥军团队连发两篇力作


[学术前沿第3期]探索胶质瘤免疫治疗 301医院余新光 陈凌 刘天懿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利用GBM外泌体构建DC疫苗 获得可喜进展


[学术前沿第2期]探秘脑功能研究制高点 余新光及陈霖院士团队在国际上首次精准重建记忆环路  并发现人类存在海马腹侧联合等可能性


[学术前沿第1期]功能磁共振定位准不准?江涛团队在国际上首次揭示胶质瘤与运动区位置关系对于功能磁共振定位的影响 距离4mm是分水岭


扫描二维码获得神外手术信息匹配


神外前沿:中国神经学科新媒体;联系邮箱vip@vipyiyi.com,值班微信53880941;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